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目錄類
藝術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華嚴部類
洞神部
挝法鼓。左手锣。右
手舞。十字街头吓跳虎。顾众云。咄。走开走开。莫来拦
我毬门路。

** 吉州耽源 应真禅师(南阳忠嗣)
问忠国师。百年后有人
问极则事。作么生。国曰。幸自可怜生。须要个护身
符子作么。

五祖戒云。和尚 (第 0326a 页)
碗水来与者僧照影。

开门何所见。春色满平林。喜有嘉宾至。弹筝复鼓琴。
(永天怡)

** 鼎州文殊 应真禅师(德山密嗣)
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
处。师曰黄河九曲。

问法穷因归何处。黄河透过碧波澜。须知云外千峰
上。别有 (第 0586b 页)
则不然。大
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𦦨。非但空摧佛祖心。
早曾落却虚空胆。

*** 吉州耽源山 应真禅师(六二南阳忠嗣)
参方回省觐马祖。却
于祖前画一圆相就上礼拜。祖曰子莫欲作佛否。源
曰某甲不解捏目。祖曰吾不如汝。 (第 0039a 页)
山缘观禅师(四则)
* 云顶德敷禅师(一则)
* 石门绍远禅师(一则)
* (云门)文殊 应真禅师(二则)
南台勤禅师(一则)
* 五祖师戒禅师(四则)
* 智门光祚禅师(四则)
* 莲 (第 0480b 页)
颂曰。

剖出惊人句。布袋里乌龟。衲僧莫错会。黑豆未生时。
(洞山聪)

(临济)【增收】鼎州文殊 应真禅师(嗣德山密)
僧问。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师曰。黄河九曲。 颂曰。

问法穷因归何处。黄河透过碧波澜。须知云外千峰 (第 0707a 页)
佛法显然。因甚么却
不会。欲会佛法。问取张三李四。欲会世间法。参取
古佛丛林。无事。久立。署慈化定慧 应真禅师。
百丈
师讳怀海。姓王氏。生福州长乐县。幼学三乘。
乡里称之。闻马祖唱道于建阳佛迹岭。遂有游方
(第 0415c 页)
之来以智避就之不可从也遂建普
同塔于寺之西又修大圆禅师之塔而峙立两亭以
覆古今碑刻部从者以其威灵奏赐 真应禅师
塔曰
净惠圣溪庄垄亩为比邻所吞󵉤世且百年莫敢谁
何师云此唐相国裴公施以饭十方僧者横自何德
以堪之不 (第 0768c 页)
 师良久曰。会么。 帝曰。不会。 师曰。贫道去后。弟子应真
却知此事。乞诏问之。 后诏应真问前语。真良久曰。圣
上会么。 帝曰。不会。 真述偈曰。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
金充一国。无影树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

*** 耽源 应真禅师

麻谷问。十二面观音岂不是圣。 师曰。是。麻谷与师一
掴。 师曰。想汝未到此境。

*** 圭峰宗密禅 (第 0611b 页)
 师乃问童子。城南草作何色。 云。作黄色。
 师云。只这童子亦可帘前赐紫。对御谈玄。

*** 耽源 应真禅师

吉州耽源山 (第 0649a 页)
应真禅师。
为国师侍者时。一日。国师在
法堂中。师入来。国师乃放下一足。师见便出。良久却
回。国师曰。适来意作么 (第 0649a 页)
限安慰世间。此人知真如真而解。
论应如应而说。是故说者是名善说如来。此
释第二功能也。若复说言以下。 释真应
体根
两门无尽法者应身也。常住法者真身也。能
与一切世间作归依者。亦名善说如来也。是
故者以是能生物 (第 0272c 页)
闇应机拔苦是从慧庄严以得名
后问答首楞严定普现色身是从福庄严以得名
当知以福慧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四 释真应
真名不伪不动应名称适根缘若契实相不伪不
动之理即能称机适缘而应譬如揽镜形对影呈
此之 (第 0201b 页)
真应
不得相离若外道修有漏通虽能变化
譬如瓦石光影不现不可名应未破四住未显偏
真那有中道圆真若二乘作意神通 …… (第 0201b 页)
历六即位邻于究竟今前问答明真
寂不动法界获益是从真身得名后问答明随机
广利出没多端是从应身得名当知以 真应
因缘
故名观世音普门也五释药珠药树王疗治苦患
出柰女经如意珠王能雨众宝广出诸经三藏通
别亦各得明治病 …… (第 0201b 页)

云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此慧那得无定又云
健相三昧能破强敌此定那得无慧不二而二故
分别说之耳四料简 真应
亦有四句非真非应应
而非真真而非应亦真亦应一非真非应就理可
解又凡夫不见理故非真无用故非应二应而非 …… (第 0203b 页)
谛不得名真三真而非应者二乘断结见谛亦得
名真灰身灭智不能起应四亦真亦应者此则别
显中道为真即真论用为 应真
应不二不二而二
故依文互举一往言之前番问答明真身恒益后
番问答明应身间益然恒间亦不相离如二鸟双
游故 …… (第 0203b 页)
见迹化不能三业种福若遇形声即为致乐之
因故亦一往说之然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
本则是二而不二问本迹与 真应
何异答 (第 0203c 页)
真应

一世横辨本迹就三世竖论也九料简缘了问缘
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答具问阐提与佛
断何等善恶答阐提 …… (第 0203c 页)
功德巳不可尽况
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况等觉耶若能如是解者名
为圆教人法约无作四谛起无缘慈悲修不二定
慧成 真应
二身真遍法界药珠普应一切横竖逗
机冥显两益以无缺宝藏金刚般若拔二种生死
微细诸苦以首楞严法界健相与三 …… (第 0206a 页)
苦一时解脱即巳成利他行也善应诸方所者不
动真心垂形三土三十二应处处现往即普门神
通力也此二句总叹所尅 真应
二身也弘誓深如
海者明其初发心时缘于无作四谛故横该十界
竖彻三谛广且深也历劫等者明其中间以行填
愿所 (第 0214a 页)
经时久所侍佛多所发愿大故得成今 真应
二身譬如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也。
△二别颂两答
二初颂前答二颂后答初中二初颂总答二颂别
答。
今初。】 (第 0214a 页)
尽下。因闻佛说而兴供也。观音不受者。以圆通
界中。不立一尘。不欠一法故。亦见菩萨有功不居
故。昔耽源 应真禅师。
一日携篮归。国师问。篮里甚
么物。师曰。青梅。国师曰。将来何用。曰。供养国师。曰。
青在争堪供养。师 (第 0817b 页)
定慧得名(并)亦称目足
* 约四教明定慧
* 智慧光义(付记)色心一体故
* 四 释真应(付)
得名
* 境智合名真称机名应
* 三千俱体为真俱用为应
* 简外道小乘(并)大乘二身 …… (第 0023a 页)
奈女(并)祇域缘
* 引摩尼珠为如意珠
* 菩萨利益譬药王如意
* 大悲熏身相(付) 真应
各有与拔经文为易解分别
* 说
* 六释冥显(付)得名
* 文殊不知妙音神力例冥益 (第 0023b 页)
真应
各有冥显
* 圣欲令知蜫虫能知圣益
* 七释权实(付)得名
* 三种种实(付记)今用因果 …… (第 0023b 页)
门福与乐所以
* 福慧相对四句约五味明
* 今经福慧互具
* 大经佛性有五种名 真应
相对四句分别
* 常间二益不相离(付)二鸟相游譬
* 小乘 (第 0023c 页)
真应
各有常间义 (第 0023c 页)
真应
各有常间义
* 药珠各有拔苦与乐
* 冥显两益凡有三十六句
* 权实二智脱权实二苦四句分 (第 0023c 页)
通论本迹各有拔苦与乐
* 前问答迹本后问答本迹 真应
横约一世本迹竖约三世
* 观音本迹体用久近
* 性善性恶(付记)性恶今家所谈
* 佛不断 (第 0023c 页)
池即涅槃涅槃称为二种庄严庄
严法身释前问答从慧后问答从福十双例然此定
慧自有多种四教(云云)

释真应
者【疏】观冥境下是真名不伪不动应名称
适根缘集藏名身若契实相不伪不动之理即能称
机而应譬如揽镜像对即 (第 0108c 页)
形此之 真应
不得相离今
经前问答明于真身寂而不动法界大益观音从真
身得名后问答明随机广利出没多端普门示现是
从应 …… (第 0108c 页)
智凡夫大意难测乃至别教本迹若
圆教无始发心初破无明所得法身名之为本垂形
百亿高下不定称之为迹若一往判 真应
多用上地
为真为本下地为应为迹地地转作此判真本唯据
于高应迹唯指于下此义不可也今细明本迹则与 (第 0109a 页)
真应
异本实得始在道场及在初住所得法身即是
其本迹为上地之佛及依上地菩萨悉名为迹不可
上地高为本始得初住目 …… (第 0109a 页)

智即三四二句也(云云)今普门明福慧者福即是慧
慧即是福福慧不二非禅不智非智不禅(云云)

料简 真应
者亦四句之殊非真非应应而非真真而
非应亦真亦应若非真非应就理可解凡夫不见理
故非真无用故非应亦可解应 …… (第 0110a 页)
外道五通亦
得论应而非真真而非应者二乘断结见真灰身灭
智不能起应亦真亦应者此别显中道为真即真而
论其 应真
应不二而二故言 (第 0110a 页)
真应
(云云)

料简药珠二身药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
致宝之用经云若全身命便为巳得玩好之具如意 …… (第 0110a 页)
音云游戏地狱大
悲代受苦此是迹拔苦也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
显本前问答是明迹之本后问答是明本之迹问与 真应
云何同异答 (第 0110b 页)
真应
就一世横辩本迹约三世竖
论。

料简缘了者问缘既有性得善亦有性得恶不若具
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答阐提断 (第 0110b 页)
相融下第二对难会融于中分二先此二句
双标。】

「▲即卢遮那是释迦故。」

【后即卢遮那下双释亦二先 释真应
后释一多前
中先此两句唯 (第 0720c 页)
释真应
通前约名为难谓馀教遮
那是真释迦是应故经云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今既相即明是 (第 0720c 页)
真应

融故名号品云或名毗卢遮那或名释迦牟尼但
名异耳又华藏品中明第十三重有世界名娑婆
其佛即是毗卢遮那 (第 0720c 页)
故知相融也。】

「▲常在此处即他处故远在他方恒住此故。」

【言常在此处等者二有二对正明 真应
兼显一多
而含有身土对前约处为难 (第 0720c 页)
真应
者以约应故 …… (第 0720c 页)
故离一一不碍多也上唯释一多。】

「▲同时异处一身圆满皆全现故。」

【言同时异处等者二正释一多兼该 真应
言一多
者以一身全现故非一非多也一身现多故一不
碍多多现而常一故多不碍一如上巳引一身为
无量无量复为 …… (第 0721a 页)
等言兼该 真应
者一身圆满即是真身皆全现故
即是应身又言全现者非分现也言分现者如一
身中现多头头中有佛腰现仙人等即分 …… (第 0721b 页)
性非
有非无故虽无所依无不住虽无不至而不去如
空中画梦所见当于佛体如是观由非真非应非
一非多故不可作 真应
一多等思也故光明觉品
云佛身无生超戏论非是蕴聚差别法故难思也
又云无染无所著无想无依止体性不可量见者 …… (第 0721b 页)
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
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神通力等。】

「▲五真应无碍应即同法一味平等故。」

【五 真应
等者释迦遮那无二佛故吾今此身即法
身故第五经云真如平等无相身离垢光明净法
身智慧寂静身无量普应十方而 …… (第 0722c 页)
然若指相别说者佛身色相即事也全同法身即
理也即一即多乃有二义一法身为一应化为多 真应
既融故相即也二此一处应即多处应亦以
体融又即此一应为多应故故光明觉品云一身
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 (第 0723c 页)
二对难会融(二)

* 初双标(真应)
* 二双释(二)

* 初 释真应(二)
初唯释真应(即虚)
* 二正明真应兼显一多(常在)
* 后释一多(二) (第 0350a 页)
初双标(真应)
* 二双释(二)

* 初释真应(二)

* 初唯 释真应(即虚)
(第 0350a 页)
真应
兼显一多(常在)
* 后释一多(二)

* 初唯释一多(身不)
* 后正释一多兼该 (第 0350a 页)
真应(同时)
三结成难思(一切)
* 四开章别释(三)

* 初标章(今先)
* 二解 (第 0350a 页)
是)
* 二对难会融(二)

* 初双标(真应)
* 二双释(二)

* 初 释真应(即卢)
二释一多(身不)
* 三结成难思(一切)
* 四开章别释(三)

* 初开 (第 0569b 页)
疏。真应
相融一多无碍下。第二对难会融。于中分
二先二句双标。后即卢遮那是释迦故下。双
释。亦二。先 释真应。
后释一多。前中二。先
此两句。唯 (第 0028b 页)
释真应。
通前约名为难。谓馀
教遮那是真。释迦是应。故经云。清净法身毗 …… (第 0028b 页)
卢遮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今既相
即。明是 真应
相融故。名号品云。或云毗卢
遮那。或名释迦牟尼。但名异耳。又华藏品中
明。第十三重有世界。名娑婆。其 …… (第 0028c 页)
。即他处故。远
在他方。恒住此故者。二有二对。正明真
应。兼显一多。而含有身土对。前约处为
难。初作 真应
释者。以约应故在此。约真
故周遍法界。故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
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 …… (第 0028c 页)
不碍一也。亦
非一故虽一。一不碍多也。上唯释一多。
疏。同时异处一身圆满。皆全现故者。正释
一多兼该 真应。
言一多者。以一身全现故。
非一非多也。一身现多故。一不碍多。多现
而常一故。多不碍一。如上已引。一身 …… (第 0028c 页)
。故下光明觉品疏中。明有同
时同处见。异时异处见。同时异处见。异时同
处见。同异时处一人顿见等。言兼 真应
者。
一身圆满即是真身。皆全现故。即是应身。又
言全现者。非分现也。言分现者。如一身
中现多头。头中 …… (第 0029a 页)
。虽无
所依无不住。虽无不至而不去。如空中
画梦所见。当于佛体如是观。由非真非应
非一非多故。不可作 真应
一多等思也。故
光明觉品云。佛身无生超戏论。非是蕴聚差
别法。故难思也。又云无染无所著。无相无
依止 …… (第 0029a 页)
令身亦然。若指相别说者。
佛身色相即事也。全同法身即理也。即一即
多乃有二义。一法身为一。应化为多。 真应
既融。故相即也。二此一处应即多处。应亦
以体融。又即此一应为多应故。故光明觉品
云。一身为无量。无量 (第 0030c 页)
法皆是应身若闻圆乘必见法佛别纵
睹报犹是修成圆见应身皆唯本具仍约四味权
实未会真应且分。」
【【解】 释真应
复殊先约遍圆相对
(第 0483c 页)
真应
分三教是应圆乘是法法即真身也次约
遍圆相对拣修性藏通现劣故但是应别睹胜身
名为他报夺而言之只云胜应与 …… (第 0483c 页)
见应用指修即性亦名法身诸文以
身对教则生应报法对藏通别圆此从增胜而说
仍约下正释文意约未开说一往分于 真应
故云
复殊也。】 …… (第 0483c 页)
宗者有此谓也妙乐破云近代翻
译法报不分二三莫辨良由不分遮那属法能说
教主是卢舍那乃他报身亦名胜应所以 真应
之 …… (第 0484a 页)
三轮。

身尚无身说必非说身口平等等彼意轮心色一如
不谋而化常冥至极称物施为。

【钞】虽知权实相冥 真应
互即傥三业尚殊则色心
不泯故会身说令知身口本融以二等意使色心
不二方名即应见法不动而施灵山见闻无不尔 (第 0484c 页)
也。」
【【解】释会三轮权实相冥 真应
互即指上巳融身
说三业尚殊色心不泯明今须会三轮故会身说
令知身口本融释身尚非身说必非说以二等意
使色 …… (第 0484c 页)
非百界一心界界无非三业界尚一念三业岂殊
果用无亏因必称果若信因果方知三密有本。

【钞】指上果人三业 真应
互融虽即难思岂过百界
百界融泯全在我心因心若无果须造作若信因 …… (第 0484c 页)
他云信下无因果字有亦
未多令义易显故须在之。」
【【解】结指心因指上下释
初四句指上果人三轮不思议化 真应
互融权实
相即不出百界三业全心本具因心下释果用无
亏因必称果签则以果无亏验因本具钞则以因
元具显果无 …… (第 0485a 页)
无今有圆顿
行者晓果从因欲契果融须观阴识。】

「△三对说下结示归理一。

对说即以权实立称在身即以 真应
为名三业理同
权实冥合。」
【【解】三业是能说权实是所说二必相由故
前门云在法分于权实今云在身则以 (第 0486a 页)
真应
为名
三业理同能说三业既理同所说权实必冥合故
此权实以上门成。】

「【钞】如文。

此以三业不二门 (第 0486a 页)
孙绰之天台。屈子之远游。而宣之于口。不若亲见于身。反激清襟。日以遒紧。直欲奋飞。坐驰千里。以故往年与 僧真应
团瑚前后约行。而奇思不通。年数日益不足。而墓木已拱。皱颜皓发。随处可慜。虽筋力尚存。受嗤必滋。而同志 (第 568H 页)